工信部等八部門發布關于加快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。其中提到,到2027年,傳統制造業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、融合化發展水平明顯提升,有效支撐制造業比重保持基本穩定,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和競爭力進一步鞏固增強。工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、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超過90%、70%,工業能耗強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,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23年下降13%左右,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超過57%。
實施重點領域碳達峰行動。落實工業領域和有色、建材等重點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,完善工業節能管理制度,推進節能降碳技術改造。開展產能置換政策實施情況評估,完善跨區域產能置換機制,對能效高、碳排放低的技術改造項目,適當給予產能置換比例政策支持。積極發展應用非糧生物基材料等綠色低碳材料。建立健全碳排放核算體系,加快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,開展減污降碳協同創新和碳捕集、封存、綜合利用工程試點示范。有序推進重點行業煤炭減量替代,合理引導工業用氣增長,提升工業終端用能電氣化水平。
大力推進企業智改數轉網聯。立足不同產業特點和差異化需求,加快人工智能、大數據、云計算、5G、物聯網等信息技術與制造全過程、全要素深度融合。支持生產設備數字化改造,推廣應用新型傳感、先進控制等智能部件,加快推動智能裝備和軟件更新替代。以場景化方式推動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建設,探索智能設計、生產、管理、服務模式,樹立一批數字化轉型的典型標桿。加快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,推動智改數轉網聯在中小企業先行先試。完善智能制造、兩化融合、工業互聯網等標準體系,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、智能制造等貫標,提升評估評價公共服務能力,加強工業控制系統和數據安全防護,構建發展良好生態。